昱星生物科技 股價多少?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交流的最佳選擇

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值得投資嗎??

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要自己問自己,

對於昱星生物科技 這家公司是否瞭解?任何投資都建議事前做足功課,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

社會上也有針對未上市個股整理好的投資報告書,

但對於那種報告書建議要抱持謹慎小心,

建議書的內容不全然真實,投資人應該要多方求證,

才不會上當受騙。

這部落格整理近期未上市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相關的資訊,

方便投資人能快速瞭解公司的訊息

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代碼?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所以還沒有代碼,

而交易上只能透過私人間交易

對於昱星生物科技 未上市好嗎??昱星生物科技 股價多少??

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的交易相關問題

歡迎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或者來電

LINE的ID是sander105,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昱星生物科技 股價參考

昱星生物科技 未上市新聞整理

高醫大天然物篩選中心攜手昱星生技 篩出抗新冠可食用植物萃取物

今傳媒

【今傳媒 / 記者李祖東報導】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突破性感染時有所聞,有沒有對付病毒的新武器?高雄醫學大學天然物藥庫暨高通量篩選核心設施與昱星生技研發團隊由可食用之植物庫中開發出一個組合配方,能有效阻擋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未來可望繼續發展成抗病毒藥物。

傳統天然物藥物的開發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每次僅能針對少量植物材料進行開發,高醫大「天然物藥庫暨高通量篩選核心設施(簡稱天然物篩選中心)」建置了半自動化的篩選系統,每日能完成超過 3,000 樣本測試。此外也收集了近 2,500 種植物,製備了超過 6,000 種的萃取物,並製作成適合自動化高通量篩選的樣式,方便使用。高醫大的天然物篩選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有提供大量植物萃取物樣品,並能協助進行高通量篩選的天然物藥庫。目標是協助國內學術及產業單位進行天然物的高通量篩選、活性測試以及快速預測活性成分,縮短傳統天然藥物研發時程,促進國內新藥開發之研發能力與競爭力。

高醫大的天然物篩選中心納入了高醫大藥學系研究團隊所收集的台灣本土植物庫,也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活體植物保存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合作,製備了上千種獨特的植物萃取物,提供國內學術及產業單位申請使用,進行新藥開發。另外也根據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清單」建置了「可供食品原料使用植物萃取物庫」。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收集卻可能是開發新藥、輔助治療方法以及健康補給品的絕佳來源。高醫大天然物篩選中心的主持人顏嘉宏副教授指出,一般認為這些可供食品使用或可食用的植物太平常了,但是在經過適當的萃取濃縮之後,發現數種植物的萃取物在多種測試平台中,表現出相當優異的生物活性。由於這些植物材料原本就能夠作為食品原料使用,因此在後續的藥物或產品開發過程中有助於降低所需的成本與風險,縮短開發時程。這個植物萃取物庫目前已開放給產、學界的研究人員申請使用,並與國內外學界、業界合作,從寶庫中尋找各種疾病的解方,增進國人健康。昱星生技正是利用該萃取物庫開發出對抗新冠病毒的組合配方。

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博士表示,昱星長期致力於發展超高速細胞影像平台支援藥物及細胞治療開發,疫情爆發後將其部分重心轉向整合病毒相關技術,此次與高醫大天然物篩選中心合作,在可供食品原料使用之植物萃取物中,篩選出山茶、金錢薄荷、蓮之特定部位及其他數種萃取物能有效阻擋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對於 Omicron 變異病毒株的抑制也能達到與抗體藥物相近的效果,未來可望繼續發展成抗病毒藥物。

蓮子是民眾常用的滋補品,營養價值高,且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金錢薄荷是民間常用草藥,具清熱解毒功效。山茶在現代藥理證實有抗發炎的作用,且富含多酚與單寧也具有對抗多種病毒感染的作用。但顏嘉宏副教授也提醒雖然這些材料取得容易,但應是經由萃取濃縮後的萃取物才會有較佳的抗病毒作用。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陳忠仁醫師則表示這是個非常令人驚艷的發現!因為其中一項蓮子在中醫藥界的使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原本古來使用於養心安神益精氣;然而其抗病毒功效,則是首次被發現。另外陳忠仁部主任提出三個建議:第一、在居家隔離的人蓮子湯可作為輔助的食材,做?預防保養之用。第二、若要作為中藥調劑使用,則必須請教中醫師專業,依個人體質去運用。第三、如果是已確診染疫者,則應該依標準程序就醫。

高醫大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王惠君教授表示天然物來源產物是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產品的重要來源之一,高醫大培育天然物應用於創新性製藥、保健食品和香妝品之高階研究人才不遺餘力,並透過各種方式鏈結產業界;除了建置、提供藥庫資源、協助進行篩選,各種產學合作也包含協助廠商進行活性測試以及有效成分鑑定。在這疫情之下,也期望高醫大天然所能發揮自身的研究量能,對於改善國人健康做出貢獻,善盡社會責任。

昱星生技雙核心技術 藥物篩檢 攻精準醫療

經濟日報每周日推出「隱形冠軍」系列報導,介紹台灣成功中小企業的發展故事,這些企業大家未必熟悉,但他們正在譜寫一頁傳奇,或許將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在全球發光發亮的台積電。

昱星生物科技的全光學高效能藥物篩檢平台,結合「細胞偵測器」和「人類誘導式幹細胞」兩大核心技術,光學偵測就像照相機一樣,透過誘導式幹細胞蒐集一般人身上的皮膚細胞,透過特別程序處理,讓細胞退化成原型,分化成心肌(心臟)、神經、肌肉、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就可用來檢測藥物反應,可大幅節省藥物研發前期95%的成本。

2016年,具有生物科技背景的張郁芬與化學背景的鍾敏玟兩位博士創立昱星生物科技,其全光學高效能藥物篩檢平台,是利用從患者體細胞誘導而出的誘導型多能幹細胞(iPSC),進一步分化出各種體細胞,並利用鈣離子探針(calcium-indicator)的螢光蛋白,觀察藥物對細胞的影響。

以心律不整的病患為例,創辦人暨營運長鍾敏玟指出,醫生想要測試新的藥物是否對心臟病患者有效,僅需取得患者的皮膚細胞,並讓皮膚細胞變回誘導式幹細胞即可。誘導式幹細胞分化出來的心肌細胞也會帶有心律不整的徵狀,可以在顯微鏡下展示藥物影響。

由於一般心臟跳動的頻率很規律,但是心律不整的話,透過全光學高效能藥物篩檢平台,可看得到每一次的心跳間隔很久,病徵很明顯,而且能直接在心肌細胞上測試,並找到最有用的藥物。

創辦人暨執行長張郁芬解釋,光學和幹細胞的技術,主要應用在「藥物篩檢」與「精準化醫療」兩個部分。傳統的精準化醫療是透過基因檢測,先測出患者的基因,再用數據產生該基因適合搭配哪一種藥物的建議,昱星生技則是完全實測的精準化醫療,直接將藥物放到細胞上測試,再根據細胞反應確認患者需要的藥品。 

昱星生技藥物篩檢平台 邁向精準化醫療

第16屆國家新創獎初創企業組肯定的昱星生技,是由英國返台的張郁芬博士及鍾敏玟博士所創立,將其在牛津大學的研發技術,更進一步應用到精準化醫療領域。

該公司致力於開發生物影像平台技術,聚焦於人類誘導式幹細胞(iPSC)模組之高效能藥物篩檢及毒性測試平台;其尖端的單顆細胞檢測技術,極利於臨床檢體之體外藥物測試,並可長時間追蹤細胞對藥物之反應。

另一方面,利用誘導性幹細胞(iPSC)之技術所建立的疾病模型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醫師陳睿正在神經退化性疾病方面的臨床數據互相比對,挑選出最好的疾病模型提供藥廠及CRO公司做大規模的新藥開發。

除了神經退化性疾病,昱星生技亦針對心臟病、糖尿病與癌症等領域進行開發,目前定位為技術平台開發公司,而未來公司發展之重點項目也將列入高效能精準化、個人化醫療之服務。

昱星生技於2017年獲得第一筆台安傑天使基金的投資,隨後獲得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與泰豐國際創業投資之資金挹注,2019年7月喬遷至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經濟日報》劉美恩

透視細胞的小眼睛!昱星生物科技結合光學與幹細胞技術,發展藥物篩檢平台
肉眼看不見的體內世界是個小宇宙,細胞變化、神經傳導的過程有很多密集且快速的變化。過去針對細胞做藥物測試時,無法直接看到細胞如何受藥物影響,加上使用的電極器材成本極高,昱星生技嘗試尋找了解細胞的新技術,他們決定在細胞內放入會發光的「小眼睛」,就能快速、精準的解密細胞活動。

細胞放入發光小眼睛 呈現實況藥物反應

「生物影像全光學高效能藥物篩檢平台」是醫療新創公司昱星生物科技的主要產品,平台立基於兩種核心技術。第一項是「全光學的細胞偵測器」,取出水母的綠色螢光蛋白,利用基因工程做進一步的改良和量產,讓螢光蛋白具備偵測分子藥物反應、神經傳導、心臟跳動頻率等功能。

醫療單位、藥廠、研究機構可透過將「細胞偵測器」打入細胞,使螢光蛋白隨著離子濃度改變而產生亮暗變化,藉此及時推測活體細胞的狀態。昱星生物營運長鍾敏玟說明:「就像放一個眼睛在細胞裡面,任何反應都可以同步觀察。」

不再需要存臍帶血 誘導式幹細胞可自由分化

昱星生技另一項技術為「人類誘導式幹細胞」,這項在2012年取得諾貝爾獎化學獎的技術,和以往取自骨髓或臍帶血的幹細胞不同;誘導式幹細胞是蒐集一般人身上的皮膚細胞或血液細胞,透過特別的程序處理,讓普通的細胞退化成原型、具有分化能力的細胞。接著,可以指定誘導式幹細胞分化成心肌(心臟)、神經、肌肉、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等等,要來檢測藥物反應。

以心律不整的病患為例,醫生想要測試新的心臟藥物是否對病患更有效,醫院只要取得患者的皮膚細胞,並讓皮膚細胞變回誘導式幹細胞,誘導式幹細胞分化出來的心肌細胞也會帶有心律不整的徵狀,可以在顯微鏡下展示藥物影響。昱星生物執行長張郁芬補充,「一般心臟跳動的頻率很規律,但是心律不整的話,透過『小眼睛』看得到每一次的心跳間隔很久,病徵很明顯,而且能直接在心肌細胞上測試並找到最有用的藥物。」

降低藥物篩檢成本 實現精準化醫療

光學和幹細胞的技術,主要應用在「藥物篩檢」與「精準化醫療」兩個部分。傳統的精準化醫療是透過基因檢測,先測出患者的基因,再用數據產生該基因適合搭配哪一種藥物的建議,昱星生物則是完全實測的精準化醫療,直接將藥物放到細胞上測試,再根據細胞反應確認患者需要的藥品。

實驗室中細胞都養在培養皿上面,每一格不同的細胞都可以做不一樣的藥物測試,而細胞每次的跳動都會反應在亮暗變化上,可以快速篩選藥物,大幅降低藥物檢測的時間及金錢成本。過去有些人用「電」做類似的觀察工作,但是電的測試需要用到一片420美金的昂貴電極,而且為了避免污染,電極都只能單次使用,一次實驗如果用10片就要4200元美金,只有資金龐大的企業能夠負擔,因此昱星研發的藥物篩檢平台有效的降低成本問題。

牛津大學相識 合作跨足產業界

昱星生技創辦人張郁芬與鍾敏玟在牛津大學相識,張郁芬曾在日本攻讀屬於生物領域的生命理學,鍾敏玟則是牛津大學的化學博士。兩人經過幾次討論,發現彼此的技術有機會合作,從學界跨足產業界,便開始上網搜尋台灣政府的創業計畫。回台灣前,他們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台安傑和幾位創投,向創投詢問初步的想法在台灣是否可行,得到肯定的答案後便在2016年底回台灣成立公司。

創業初期兩人剛從海外返台,必須從0開始找資源,積極申請各項創業計畫跟天使基金,隨後國發會由補助的角色轉為昱星生物科技的投資人。此外,2017年,擁有創投背景的蔡佳君加入昱星,負責團隊的財務規劃,另外一位夥伴是中國醫的神經科主任陳睿正,提供許多神經退化的臨床數據。加上張郁芬跟鍾敏玟出身學術界,創業時便善用學界的人脈,邀請東京大學、哈佛大學、台大、中研院教授等等知名機構的學者,成為昱星生物科技的科學顧問團隊。

與藥廠合作 籌措更多資金完善設備

商業模式回應到技術應用的層面,可以分成機構和個人。機構部分,主要是技術轉移,包含發證照給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委託研究機構)公司,讓CRO使用昱星的技術幫藥廠做臨床前期的藥物測試。或是有的大型藥廠會自己做藥物研發,昱星也可以直接提供藥物篩檢平台給藥廠。個人或醫院方面,則針對個別客戶個人化或精準化的醫療。

昱星目前已經跟美國的細胞治療公司合作,Pre-A輪募資募到6000萬台幣,預估再募到1-2億台幣。公司在研發儀器的資金消耗率最高,包含創業初期儀器設備的投資,加上今年七月搬進南港國家生技園區後,花費不少資金建造實驗室,也希望研發設備最後能走向自動化。

昱星生物科技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簡介

昱星生技聚焦於人類誘導式幹細胞(iPSC) 模組之高效能藥物篩檢及毒性測試平台,以及更進一步將此平台技術提供做為個人化、精準化醫療服務之檢測技術。

主要核心技術為生理蛋白指示劑之開發 (genetically encoded tools),可用於細胞生理或特定胞器之長時間追蹤; 以及人類誘導式幹細胞 (iPSC) 相關技術之藥物篩檢應用;並結合光遺傳學工具的設計,提供藥廠及 CRO 公司做大規模的新藥開發及毒性測試。此平台技術另一方面可應用於高效能精準化、個人化醫療之服務,亦為公司發展之重點項目。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52485407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昱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LumiSTAR Biotechnology, Inc.)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公司屬性 閉鎖性
資本總額(元) 32,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10,696,800
勞務出資:600000股
代表人姓名 張郁芬
公司所在地 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67號2樓 
登記機關 臺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5年12月14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8年02月14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A101050  花卉栽培業
C801030  精密化學材料製造業
CC01040  照明設備製造業
CC01990  其他電機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業
CE01010  一般儀器製造業
CE01030  光學儀器製造業
F107990  其他化學製品批發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201070  花卉零售業
F207990  其他化學製品零售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與我聯繫

昱星生物科技 未上市想要買賣交易的問題或想詢問昱星生物科技 股價,可以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

LINE的ID是sander105,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相關產業連結

昱星生物科技股價多少?

星生物科技是未上市股票,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已經有在私人間交易,通常未上市價格波動是依據買賣人氣變化而決定,網路上有許多網站都有呈現個股的買價及賣價,想要投資的看賣價,想要賣出的看買價,從那邊資訊可以得到一定的昱星生物科技 股價行情參考,這樣就不會出現投資人買入或賣出偏離行情價位,而想要買進或出售手上的股票,可以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協議雙方彼此同意的價格交易。

昱星生物科技股票未上市如何交易?

昱星生物科技因為是未上市,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賣都歡迎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可以先雙方討論價格,之後都是銀貨兩訖,可靠安全。

在〈昱星生物科技 股價多少?昱星生物科技 股票交流的最佳選擇〉中有 1 則留言

  1. 中央大學攜手10企業 生醫擴展至外太空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3年10月07日22:03 • 發布於 2023年10月07日22:0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為促進生醫科學與太空技術之合作,新成立「太空生醫地面測試實驗室」,六日邀請十家企業進行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儀式。希望結合企業界,攜手打造符合國際太空站標準的測試實驗室,以模擬太空環境下的生物醫學實驗,探索太空生醫科學的未來。

    這十家合作企業包括:閎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健股份有限公司、帆宣系統科技股份公司、英屬維京群島商勝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昱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鎂特斯生技顧問有限公司、元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奈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矽基分子電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豐群生技有限公司。希望加速太空科技與生醫研究的交流,為台灣太空生醫研發奠定磐石基礎。此實驗室由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許藝瓊副教授和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主任共同建立,旨在提供一個整合平台,讓研究人員和產業界共同進行太空生醫相關技術的測試、研究和創新。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