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國際生技股票值得投資嗎??
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要自己問自己,
對於開陽國際生技這家公司是否瞭解?任何投資都建議事前做足功課,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
社會上也有針對未上市個股整理好的投資報告書,
但對於那種報告書建議要抱持謹慎小心,
建議書的內容不全然真實,投資人應該要多方求證,
才不會上當受騙。
這部落格整理近期未上市開陽國際生技股票相關的資訊,
方便投資人能快速瞭解公司的訊息
開陽國際生技股票代碼?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所以還沒有代碼,
而交易上只能透過私人間交易
對於開陽國際生技未上市好嗎??開陽國際生技股價多少??
開陽國際生技股票的交易相關問題
歡迎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或者來電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開陽國際生技股價參考
開陽國際生技未上市新聞整理
農委會育成廠商 今年第2季促投資金額破1500萬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農委會的農業創新育成中心成立迄今共培育輔導219家廠商,截至今年第2季促進投資金額逾1509萬元,這些廠商多是技轉農委會旗下場試所技術,如發展魚電共生有成的向陽農業生技公司,就是接受水試所輔導建立SPF白蝦苗一貫化量產技術,讓蝦子在光電板下也能頭好壯壯。
農委會今(24日)、明(25日)兩天在新北板橋大遠百前廣場舉辦農業創新育成中心聯合畢業成果發表暨展售會,展示最新17家畢業廠商的培育成果,也邀請歷年進駐業者共同參與展售會活動,並協助廠商和電商合作,讓運用最新科技的農產品都可直送到家,科技處處長王仕賢、農試所所長林學詩、水試所所長陳君如等,一同頒發獎盃勉勵17家畢業廠商。
其中接受輔導有成的草蛉生技有限公司執行長林瑞美上台致詞表示,隨著農藥10年減半政策,農業對非農藥資材的需求增加,不過一開始農民對天敵昆蟲的接受度較低,例如當施放草蛉時,很多農民都擔心昆蟲是否一放就跑光,但農民開始試用後,發現總體算來比農藥更省,加上又能兼顧環境保護,越來越多農民採用。
另外還有在農試所輔導下,慶全科技農業公司則成功運用分級、規格化及倉儲化等方式,讓甘藷的儲運時間可長達到35-42天,解決海外市場運輸瓶頸的難題。
現場還有接受輔導成功建立營農型綠能設施作物栽培模式的開陽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打造太陽能農棚,在農棚下則是恆溫的養菇場,該公司創辦人蔡宗融表示,改為恆溫養菇場後,傳統太空包的單顆生產量從150克上升到500克,等同產量增加約3倍以上,加上屋頂架設太陽能電板後,所發的綠電供應自用外還可額外賣電,也因為菇場恆溫,也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太陽能板下的開心農場!開陽「一地兩用」打造農電共生
文 胡華勝
「屋頂種電,屋下種田」的農電共生模式,在國外已有多年成功經驗,也是我國光電發展配套推行的重點。開陽集團推動農電共生多年,如何一次解決綠能發電、農地永續利用與青農就業的三大問題?
開陽目前擁有150座營農型太陽能農棚,裝置容量達51.43MW,種植20多種農作物的經驗
農電共生關鍵在依植物的光飽和點,來選擇適合的農作物
開陽建置首座太陽能綠色循環處理廠,以製肥生物技術打造循環經濟
農電共生解決農業發展長期問題,包含農業人口老化、農地休耕、農地閒置、青農就業等
台灣近幾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因此成長快速,其中,有不少太陽能電光電場是建在農業用地上。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2015年,開始推動農電共生時,光電的裝置容量僅884MW(千瓩),截至今年3月,裝置容量已達8045MW,成長超過九倍。
曙光計畫建立農電共生樣板
為此,台灣光電業者早已向義大利、日本等,在農電共生有多年發展經驗的國家取經,要透過「一地兩用」,以實際行動擺脫「真種電、假種田」的爭議,讓光電發展與農業並行不悖。
而為了讓農電共生有「效法」的樣板,去年底,經濟部選定嘉義台糖大林糖廠,推動名為「曙光計畫」的農電共生示範園區正式動工,規劃1.5MW的案場,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希望透過先行試驗,證明農電共生對農作物沒有影響。目前擔任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理事長的開陽集團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在政府支持光電發展的大環境下,借助國外光電「營農型」農電共生的經驗,打造可學習的成功模式,是光電發展與農業永續兩全其美的辦法。
屋頂種電、屋下種香菇
國內閒置、可作光電利用的公有土地,以雲林縣及彰化縣兩縣分居一、二,潛在裝置容量各有約950MW及550MW,也是光電業者推動農電共生的重要地區。
《遠見》記者到開陽一座位在雲林麥寮的太陽能光電場中,可看到屋頂種電、棚下種香菇的農電共生營運模式。根據規定,營農型農地的遮蔽率為40%、非營農型農地遮蔽率為70%,因此,業者還在周遭空閒的土地,以放養的方式,飼養高經濟價值的白弱青穀烏雞,一顆蛋市價25元,讓農地的使用價值與農作收益再增值。
開陽國際生技副總經理黃正賢指出,2018年引入日本香菇環控多層架的太空包種植,建立可全年生產的香菇農場,不僅產量增加四倍,土地面積也省七倍,與台灣傳統一年一收、夏天高溫無法種植的狀況相比,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目前,香菇一年就有10噸的產量,賣到市場上約有1200萬營收,香菇甚至賣到台塑集團(台塑環保科),在統一超商上架販售。
蔡宗融表示,自2013年建置第一座太陽能農棚,就著手太陽光電與農業結合。他更拿出研究資料表示,考量規定的太陽能板遮蔽率不能超過40%,依植物的光飽和點,來選擇適合的農作物,才是農電共生能成功的關鍵。
在透光率60%條件下生長狀況良好的農作,包括大黃瓜、小黃瓜、青椒、芹菜、空心菜、青江菜、釋迦、神祕果、玉女番茄、玉米、菠菜、茼蒿、蘿蔓等。
2018年,把綠色循環經濟的想法放進來,就建置第一座太陽能綠色循環處理廠,以製肥生物技術,把廢棄的太空包、廢菇包及禽畜糞便等,經發酵機滅菌,製作成有機肥料或再製為太空包,沒有環境汙染,真正做到循環經濟。
開陽目前擁有150座營農型太陽能農棚,裝置容量達51.43MW,有種植20多種農作物的經驗。蔡宗融認為,太陽能發電加上農耕,是可以互補的,絕對有成功機會。
農電共生示範園區年底上路
開陽集團推動農電共生幾年來,屋頂種電滿足綠電發展的需求,陽屋下種田,也解決農業發展長期以來的問題,像是農業人口老化、農地不得不休耕、農地閒置等。另外,更與虎尾科大產學合作,學生一週來農電場上班三天,解決青農就業的問題。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認為,日本福島在災後十年,積極發展太陽能光電有成,台灣條件好、一年有1300小時的日照,前景更為看好。
目前,曙光計畫的農電共生示範園區,採用追日型的發電系統,比一般固定式的發電效益更高,太陽能板柱間距7米、高度高於4.5米,這樣的設計讓耕地日照均勻,不會有照不到陽光的死角,又有足夠的空間使用機械耕作。
蔡宗融認為,能源自給率低落,是最大的國安危機,當前農電共生應該是中央有政策,地方來執行,企業去響應,建立產業穩固的發展模式。將土地活化,並導入科技應用,可以創造農地與能源同步再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