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群科技股票值得投資嗎??
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要自己問自己,
對於新合群科技這家公司是否瞭解?任何投資都建議事前做足功課,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
社會上也有針對未上市個股整理好的投資報告書,
但對於那種報告書建議要抱持謹慎小心,
建議書的內容不全然真實,投資人應該要多方求證,
才不會上當受騙。
這部落格整理近期未上市新合群科技股票相關的資訊,
方便投資人能快速瞭解公司的訊息
新合群科技股票代碼?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所以還沒有代碼,
而交易上只能透過私人間交易
對於新合群科技未上市好嗎??新合群科技股價多少??
新合群科技股票的交易相關問題
歡迎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或者來電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新合群科技股價參考
新合群科技未上市新聞整理
COP+Metal 新合群發展前景俏
2017年9月由琦芯科技更名的新合群科技已完成登記。新合群科技是琦芯科技於3月1日併購卓韋光電後更名,總經理許國誠表示,二家公司合體後,可發揮1+1大於2的綜效;以上半年營收來看,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五成,並達單月損平;他戲稱,可以確定的是:「已是穩居國內第一大廠,未來死不了」。
光學膜產業在市場劇變下,長期處於慘淡經營,慘滅滅頂或退出市場、不玩了的案例時有所聞,反應在兩岸及日本的觸控展,規模也都在萎縮。許國誠表示,觸控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各式光學膜與玻璃混搭組合的模組也愈趨複雜,「濺鍍」是光學膜廠最重要的關鍵技術,也是新合群的強項。
該公司投入開發近四年的新材料(COP雙面Metal On ITO)應用,與日本日東是全球唯二獲國際手機大廠認證的二家供應商。許國誠說,COP是公司未來主要的明星產品,未來採用高階AMOLED面板的手機都將陸續採用COP材料所製成的觸控模組、傳統的PET材料將淪為低階市場,此外,新合群以工控市場為營運重心,與凌巨、TPK、GIS等LCM廠及觸控廠合作,深耕車載應用多年。
AMOLED的市場滲透率提升,將為新合群帶來新商機。目前中國的投資發展最為快速,除了三星為最主要供應商外,LGD、SHARP、京東方、信利等面板大廠也大舉投入,由於AMOLED短期內將不會有In-cell的技術,這些產品將全面改採外掛式觸控模組,為新合群帶來新契機。「COP加上Metal」是未來主流更是其最大優勢。
新合群逾八成營收來自ITO膜,新合群的lTO膜具有質量優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51Touch
北京時間08月3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新合群雙軌發展 ITO及金屬導電膜。 新合群科技由琦芯科技與卓韋光電合體成立,以新名字進入市場1年時間,對光學導電膜業界而言略顯陌生,但團隊成員均是經驗十足的老面孔。 總經理許家豪過去任職於觸控大廠,熟悉光學導電膜的技術發展沿革; 如今從客戶變成供應商,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規畫的產品及技術開發方向,更貼近市場需求。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8/0831/51340.html
許家豪分析新合群的優勢,琦芯及卓韋過去在金屬導電膜及ITO膜各為一方之霸,皆有10年以上歷史。 「二合一」使新合群成為業界少數可同時提供ITO膜及金屬導電膜的供應商,在度過合併的磨合期后,第4季可望顯現1+1>2的效益。
新合群今年逾八成營收來自ITO膜,許家豪說,新合群的lTO膜具有質量優勢,面對陸廠低價競爭,仍獲得兩岸觸控大廠穩定下單。
隨著可撓式面板技術日趨成熟,柔性手機的市場也逐漸展開,帶動金屬導電膜需求激增,預期為新合群帶來龐大商機。 據瞭解,今年11月的深圳全觸展,高端品牌將展出令人驚豔的柔性顯示技術,新合群扮演關鍵角色。 許家豪透露,與客戶的全新開發案不斷,搭產業巨頭的趐膀,爆發力可期,明年有機會翻倍成長。
除成熟的PET薄膜基材外,新合群近年配合高端客戶開發COP、CPl、PVDF等特殊薄膜基材導電膜產品,已累積相當多經驗。 許家豪表示,特殊薄膜基材製程難點多、進入門檻高,且濺鍍技術難以速成,設備投資又大,客戶自建生產線並非上策。
掌握濺鍍關鍵技術為新合群的最大利基,但回顧過去10年,對光學膜業而言相當辛苦,市場經過嚴酷洗牌,連日本大廠也保守不再擴廠。 法人分析,韓國手機業自成供應鏈、中國市場看好,台廠具有質量優勢及施展空間。 新合群的股東與光電產業素有淵源,在董事會帶領下,目前業務及財務面皆健全,且持續穩定成長。 看好明年營收表現,不排除會有更靈活的財務及投資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