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二氧化碳轉化高經濟新能源 獲比爾蓋茲參訪讚許

創新聞

Jan. 05, 2024

【記者劉皓瑋/高雄報導】憑藉對永續綠能產業興趣的高雄在地青年林依蓉博士,從台大化學所博士畢業後,特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進行 5 年的博士後研究,專研高效率二氧化碳轉化的催化劑及相關技術開發,利用低耗能、低溫且高效能電解技術,將棘手的二氧化碳轉化成具經濟價值的產品原料,並取得國際專利。

2021 年林依蓉博士回到故鄉高雄,持續投入研究,並創立「科淨能源公司」,將核心技術模組商業化,預計兩年內將開發出可年處理 500 萬噸二氧化碳的能源設備(相當於 1.3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將碳排放轉化成綠色高經濟新能源,將有助於石化、鋼鐵、水泥等高碳排產業,有效減少二氧化碳對地球環境的傷害。

科淨能源公司受亞灣新創園推薦,將於 3/30~4/1 在高雄展覽館舉辦的「智慧城市展」淨零新創主題館 A6 攤位,首次對外展出,希望團隊的專業讓高雄成為台灣的減碳代表隊。

林依蓉博士於史丹佛大學化工系 Prof. Thomas Jaramillo 實驗室研習兩年。Prof. Thomas Jaramillo 隸屬於美國史丹佛大學化工系及新成立的多爾可持續發展學院,以潔淨能源應用為主,發展催化反應的相關研究,包括水解產氫和二氧化碳產碳氫化合物等相關綠色能源應用,並曾於高點數國際期刊(如自然和科學)中發表相關研究。

比爾蓋茲曾於去(2022)年 10 月參訪該實驗室,並在他的推特文章中大加讚賞,對該實驗室在潔淨能源研究應用方面的優異表現深表讚許及肯定。

林依蓉表示,研發團隊專注於室溫高效能二氧化碳再利用能源設備開發,利用再生電力和水,將二氧化碳轉化成乙烯、甲烷或氫氣等化合物;再將其轉化成具高價值之產品和化學原料,例如塑膠製品、酒精或可循環的飛機燃料;該技術處理後的碳再利用化合物和燃料,有極大潛力取代現今使用的部分石化燃料製品,成為真正的零石化產品,作為綠色循環經濟的範例,目前國內一家知名航電公司已配合共同合作開發此技術。

林依蓉說,目前碳轉化技術模組已進入商業化,開發小型試驗用減碳機台,預計可年處理二氧化碳量約 2.4 公噸,該產品年底即可上市。下階段則將模組化可年處理 500 萬噸二氧化碳處理量的能源設備,將多餘的碳轉換成高產值的化工原料,符合企業 ESG 綠色永續新商機和低碳轉型。

林依蓉強調,科淨能源公司推動的此項二氧化碳轉化系統,除不需高溫製程外,也不需氫氣作為反應原料,未來配合政府大力推動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作為電力來源,就可驅使設備運作。除替石化工業、鋼鐵業、水泥業等企業解決頭痛的高碳排放量和相對應的碳稅外,技術上也可解決碳儲存所需的地點難覓的問題。

科淨能源公司希望透過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提早為 2050 年的碳中和布局,協助高碳排放量工廠解套,以符合國際永續 ESG 的政策。